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5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教育   2535篇
科学研究   561篇
各国文化   26篇
体育   511篇
综合类   382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10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70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387篇
  2011年   445篇
  2010年   316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人口规模最大、经济活力最足和创新能力最强的城市群。"十四五"期间,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面临着区域人口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协调、人口流动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全球科技合作与科技博弈等诸多挑战。文章在对城市群人口布局理论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城市群人口功能布局的特征与问题,认为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必须同步提升与世界级城市群相匹配的人口功能;提出了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人口功能布局优化的基本方略,并针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提出差异化、针对性的人口功能布局优化策略,以引领"十四五"时期我国城镇群形态向更高级、更健康的功能组织模式演化。  相似文献   
992.
曹靖  张文忠  刘俊杰 《资源科学》2020,42(2):262-273
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有助于保护城市周边和城市内部重要生态区域和自然资源;引导城市高效、有序开发建设,防止城市低效蔓延;优化城市建设空间格局,提高城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本文基于经济与生态双重视角定义了一个建设适宜性指数,通过计算用地单元建设适宜性指数,并设定决定是否纳入开发边界内的适宜性指数阈值,对广州市番禺区这一典型大都市边缘城镇的开发边界进行了划定,在建设用地规模保持不变、有所增加、有所减小等3种不同发展预期下,得出了3种相应的划定方案。结果显示:①番禺区建设适宜性指数较高的区域与现有建成区吻合程度较高,包含了位于番禺区东北部、西部部分尚未开发建设的战略储备用地。建设适宜性指数较低区域主要包含了山林、水源保护区、生态廊道、永久基本农田等;②开发边界划定结果中生态廊道体现明显,将番禺区建设用地分隔为若干组团,且连片的建设用地中有足够的“生态留白”;③开发边界划定结果与现状建设用地存在一定差异,这有助于引导优化城市建设空间格局、提高城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3种不同发展预期下开发边界划定方案的差异主要在于对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同时较高或较低的用地单元的取舍。大都市边缘城镇由于其自身特征,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时应兼顾引导、保护和优化的功能。本文采用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方法综合考虑了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并且具备一定灵活性,适宜在大都市边缘城镇的开发边界划定中采用。  相似文献   
993.
在城市快速扩张的区域,传统基于土地利用现状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在支持未来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决策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首次提出了城市建设用地潜在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概念和方法,把模拟预测得到的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分布作为重要因子加入生态适宜性评价框架,生成更适合于未来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决策的潜在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空间化展现城市用地扩张背景下的2050年城市建设用地潜在生态适宜性分布情况,并与传统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空间量化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潜在生态适宜性评价有效降低了不适宜及较不适宜开发用地与未来城市建成区重叠度较高的矛盾(分别由9.74%和22.7%降低为0.0%和14.5%),能更好地匹配城市开发边界规划和生态空间规划,突显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生态保护重点区域。本文实证了新方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该方法能更好地为城市扩张背景下的生态城市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94.
旅游散客化潮流中,充分利用地铁交通以缓解城市客流拥堵,对于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城市空间网络分析,以南京主城区为例,探讨散客化背景下,地铁线路与站点在旅游交通中的作用及其优化对策。研究发现:①地铁更适合市内短途自助游;②线路与站点的布局满足散客在老城区与过渡城区的自助游需求,但难以满足外围城区;③吸引力较大的站点与线路位于人口密集、旅游资源富集的老城区,中介力较大的站点与线路位于浦口与六合交界的过渡城区,紧密度较大的站点与线路位于鼓楼、玄武与秦淮交界的老城区;冗余度较大的站点位于过渡城区中走向较为曲折的地铁线路上。④中转站的吸引力、紧密度与冗余度普遍优于一般站,部分一般站中介力较高。据此提出建议:①外围城区开通地铁站点与景区间的公交专线;②旅游旺季增设旅游专列地铁,充分利用公交的分流作用;③配合使用非轨道交通,避免冗余地铁轨道,缩短行程;④将部分一般站升级为中转站,减轻热门线路压力。  相似文献   
995.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管理集成化发展趋势要求其绩效评价的创新。在集成管理框架下,构建了结合实时环境管理活动评价与重要节点绩效评价的新型环境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实时活动绩效评价与重要节点绩评价互为补充,改善了评价的全面性与系统性。同时,评价体系与环境集成管理系统形成的评价-改进循环,提高了环境管理的动态性,促进了轨道交通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6.
城市水系规划应着重于水系总体架构、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滨水空间控制等,体现城市水系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满足社会经济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和人文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7.
周阳 《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10(1):23-24,42
我国社区建设的兴起,一方面是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政府出自管理需要推动的结果,它的路径选择更多是自上而下,这样就必然导致社区行政化的产生。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引入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998.
王海若 《科教文汇》2011,(34):63-63,202
本文结合新时期城市规划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指出传统的城市规划教学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认为必须进行面向新时期的规划教学改革,实现综合化、系统化、体制化的课程体系设置;丰富教学内容,研究教学发展新方向;转变思路,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出一专多能的、融汇多学科的综合型且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  相似文献   
999.
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不断加快,城市交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日渐突出,单调的道路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的需要。对我国城市道路设计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现同我国城市道路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的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马凤华 《科教文汇》2011,(18):200-201
解决城市住区停车难问题与创造高质量住区环境是当今住区规划设计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对目前常用停车方式进行分析入手,对各种停车空间的环境设计要点进行了逐一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